到2012年,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泛华测控)已走过了15个年头,如今,泛华测控已从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在中国大陆的代理商转变成为系统联盟商,于2010年成立的北京泛华恒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泛华恒兴)也拥有多项自主产权技术和众多货架产品,这些转变和成果使泛华真正成为了能够帮助用户完成更精准、更高要求的测试测量任务,提供专业和完善的测控产品开发、销售、集成、校准和培训等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泛华一直在追求“成为测控行业专家”的目标。那么,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和优势,今天的泛华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又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泛华董事长左毅。他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和未来前景。
做行业下面的测试专家
左总认为,“测控行业”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指测试行业本身;事实上更多的是指需要测试的行业,而测控是这些行业所需要的技术。
左总表示,泛华要做的是行业下面的测试专家,需要了解行业,光了解测试是不够的,还要了解应用背景。他说:“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测试需求和特点,所以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做一个跟行业相关的测试专家,首先要具备的是扎实的测试测量行业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第二是对某些行业的深刻了解,所以只有在同时具备这两个特质的情况下,我们才可能成为一个测试行业专家。我们现在正在往这个方向走。”
利用测试行业的专业基础打开行业测试这扇大门就体现了测试行业专家的特质和优势。左总坦承,从目前来看,泛华应该说还只是开了个头,在一些行业里开始变得专业起来,但是离所说的专家还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体现在虽然对行业有所了解,但是还没有那么深刻,同时在用测试技术去满足行业需求的时候,还需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例如,有的时候还不得不用一些很通用的技术去满足行业的特殊需求,而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在做项目的同时做研发,这就是需 要完善的地方。
左总说:“事实上,身在测试行业,为人家的行业做点测试系统就成专家了,这顶多说是具备了一些行业集成的资质,仅此而已。”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了成为测控行业专家,泛华在技术和开发方面一直在做减法,即用标准的技术去做非标的系统。
左总认为,要想做方方面面的专家是做不到的,所以只能选取几个自己认为相对来说技术比较集中、人力比较充沛的行业作为主攻方向。这样,才能在一定的阶段使自己逐渐专业起来。
左总告诉记者,泛华目前主攻的行业第一个是旋转机械,主要是以声音和震动信号为基础对象,以诸如发动机这样的装置作为测试对象。在这个行业里机械装置比较多,震动信号、声音、噪音信号为主,其他一些信号为辅。第二个行业是电子应用,包括以汽车零部件、电路板测试作为核心测试对象。第三个是所谓的通信行业,也跟电子有关,但是它更关注高带宽、大频率的信号,还有一些协议。另外,泛华的ATE组主要研究通用测试技术,包括定位技术、可拆装技术、模块化技术、CPU技术、综合技术、多线程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泛华瞄准了汽车电子行业,包括汽车传感器、汽车车窗ECU、汽车仪表盘等电子装置的测试,这些测试还会延伸到机械刹车系统,以及飞机的起落架系统。显然,机械和电子两大方向的测试已渐渐成为泛华的王牌所在。
与此同时,泛华还利用现有技术开发了工程教育产品,解决大学理工科教学中理论和现实之间衔接不上的问题。这些教具或课件使得学生的实验课程或学习的时候,可以在装置上看到反应,可以动手操作,甚至可以去试试看他的想法会有什么反应。互动性成了泛华工程教育产品的一大亮点。
左总也坦言:“对于没有经验和机会的领域,我们会主动选择放弃,毕竟术业有专攻,这也是泛华所坚持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断丰富货架产品
为了更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泛华一直在不断丰富自己的货架产品。它有别于厂商定义的非标系统。左总说,非标系统往往表现为集成,即拿到一个合同就开始集成,编软件、做硬件、接线,做好了交给客户,任务就完成了。所以每次都得从头做起,技术无法积累,质量难以控制,人才不能留住。
泛华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以标准技术做非标系统,它最终的体现是一些货架产品。公司一直希望做出的系统有90%以上都是已经在货架上面摆好了的,而不是每次要现做、现研究。如果对行业的了解不够,就不能定义一个标准系统。
左总解释说:“我们有了工艺,有了方法,还有一些技术,这些都是就绪的,实际上有很多是相通的,所以,这些都已在‘货架’上了,来了订单,就可以做出来。我们希望我们的工程师做出来的东西就能够放在货架上,下次还可以再用。这是工程师的一个追求,一个目标。所以,他们在实现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从技术开始一级级做下来,最终形成一个标准系统。”即使有了这些标准系统,由于人类对于未知对象的了解欲望越来越多,一定会有探索不知道测试对象的测试要求,所以标准系统要不断完善,这是必然的趋势。
一次华丽的转身
2010年11月,泛华恒兴的诞生实现了泛华从代理到自主研发的华丽转身。左总说:“这是泛华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当时,泛华测控面对着承担国家系统项目的保密要求和代理业务的矛盾,因而成立了泛华恒兴。泛华恒兴主要面向技术研发和满足国防需求,比如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行业的特殊要求。
左总解释了成立泛华恒兴的初衷:“泛华恒兴是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我们不再只是做贸易,做一个搬运工,必须要有自己强悍的技术,而且要不断延展,不断创新。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实体来做这件事情,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部门,我们在这个方面做了非常多的考虑。泛华恒兴是不是里程碑我不敢说,但至少是泛华自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今天,泛华恒兴在技术支持方面开始对整个公司做出贡献,今年的重点突破是自有产品和系统级产品的订单。过去公司80%到90%的订单来自于销售,主要以代理销售为主。从现在开始这个比例有可能逐渐掉过来。今后自有产品、自有系统的比例至少要上升到70%以上。
左总表示,这个目标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完成,但是今年已经看出了明显的苗头,泛华恒兴已经有了软件组、硬件组、旋转机械组、ATE组和通讯事业部经过几年,优势就会非常明显。泛华测控和NI的合作已由简单的代理变为了系统联盟商。泛华今后更多地会关注系统,更多地关注自己要发展的几个行业,这样也便于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
踏踏实实做事
当泛华测控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代理企业时,这里并不是优秀毕业生和有本事的人愿意来的,毕竟年轻人都会更多地盯住一些知名企业和外企。然而,这几年已是今非昔比,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发展到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泛华目前吸引着大量优秀人才的加入。
左总认为,这得益于公司的企业文化——踏踏实实做事,有话实说,平等、谦虚待人。公司还帮助员工解决住宿问题,组织乐队、球队、开设瑜伽班,购置健身器材,希望给大家营造一种在工作当中生活,生活的同时工作的氛围。在泛华工作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工作,他们都有一个前进的目标,而不是把公司作为一个挣钱的地点。
左总说:“我们刚办公司的时候,很多人才都被外企给挖走了,现在人才自己来了,这就是人往高处走。在泛华他们能够施展自己,有更大成长的空间,得有成就感。企业文化包括很多内容,但最重要的是进入企业员工在企业里变成什么样的人。我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价值。企业文化真正内涵是你能把进入这家企业的人塑造成什么样子。”
“柔性测试”技术的升华
2007年,当时还在做NI代理的泛华测控发现,纯粹的卖产品并非自己的理想。为了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一个追求,左总竖起了“柔性测试”技术的大旗。
经过多年的发展,泛华对“柔性测试”技术的内涵做了很多的研究,同时对它的外沿也做了定义。左总认为,从内涵上讲,“柔性测试”技术包括五性:可靠性、精确性、灵活性、适用性和扩展性;同时定义了工作中实现上述五性的方法。在外沿方面,泛华逐渐明确了在市场上、在性能上要表现什么。第一是逐渐引导客户让他们明白一套系统应该有什么样的指标,有什么样的系统表现。五性描述了一个系统的最主要概况,而特殊指标体现了一些具体功能。两者的统一就是工程师做系统、做技术时表现“柔性测试”技术概念的追求。
左总说:“这样的技术标志着行业里的一些标准、一些规范,甚至一些高度,用了这个技术就会使你放心大胆地去做这样的系统。当达到这种程度的时候,事实上是为测试行业奠定了一些标准,这就是“柔性测试”技术的发展。”
还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过去只做NI的代理时,泛华测控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表现为专注——不做别人的代理。现在撇弃了唯一代理的标签,泛华仍然把几乎100%的精力放在一个篮子里——专注于测试技术的提升。
左总风趣地说:“只是现在我们的篮子变了。过去销售是我的篮子,NI产品的销售是鸡蛋,我只能把这个鸡蛋放在这个销售的篮子里。现在测试是我的篮子,只要是和测试有关的东西我都装在篮子里面。我们依然还是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会沿着这条路不断地向行业的测试专家方向前进,我们会不断把一些技术集中起来,然后寻找可以重点去突破的方向,去形成新的分支。”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左总明白,在这个国家、这个行业里,一个公司的几百号人太微不足道了。怎么能够以这么少的人力完美地做成一件事情?这就需要专注,需要有智慧地去选取一些方向,选取所走的路,选取所用的方法。作为企业的带头人,左总花了很多精力去思索这方面的东西,为的是带领公司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这就是对测试行业的专注和信心。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